北京    国家地标品牌产品公共服务及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平台

您好,请登录我的订单客服中心

张良姜

来源:日期:2022-06-23浏览:3778

  张良姜,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特产,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
  张良姜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。在《辞海》一书“鲁山县”条目中,有特产张良姜的记载。汉代曾把张良姜列为贡品,《鲁山县志》记载:汉高帝三年(前204年),刘邦、张良等在张良镇安营扎寨。期间,刘邦及官兵染病,久治不愈,民奉姜汤,服而即愈,刘邦甚爱之,即位后,钦定张良姜为贡品。张良姜特点是色泽金黄、辛辣芳香、久煮不烂、药食两用。

  2010年09月13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“张良姜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
  

 

产品特点

外在感官

  张良姜根茎皮肉深黄、有分枝12—20个,姜球多,节间短,排列紧密,扇状分布,姜球上部鳞片呈鲜红色。小黄姜品种单球重700—900克,大黄姜品种单球重1500克以上。适合烹调,加工,以及用作医药制品。

内在品质 

  张良姜除具有一般姜的营养成分外,其蛋白质、糖类、粗纤维素和矿物质元素硒的含量较高。经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郑州)测试,张良姜中的蛋白质的实际含量达到了1.62克/100克,高出普通生姜0.22克,总含量≥1.6%,粗纤维素的实际含量≥1.2%,高出普通生姜的0.2%,可溶性总糖≥1.8%,张良姜辛辣芳香,风味独特,质实多丝,百煮不烂。

等级分类 

  张良姜参照出口生姜分级,共分四个级别:即:M、L、LL、LLL四级,M级为150—200克,L级为200—250克,LL级为250—300克,LLL级为300—350克。

贮藏方法 

  张良姜一般采用井窖贮藏,窖深一般在6—7米,窖口直径0.7—0.8米,底部直径2.5—3米,张良姜贮藏温度一般在11℃—13℃,湿度95%左右。张良姜只要不受冻害,久贮不腐,一般可贮藏2年以上。

  

 

产地环境

土壤地貌 

  鲁山县南部为浅山丘岭,北部为平原,总体地势为西南高,东北低。张良姜生产区域内土壤为褐粘土,土层深厚,土质疏松,透气性和透水性较好,有机质含量2.15%,全氮含量0.1%,有效磷含27.43毫克/千克,速效钾含量95.72毫克/千克,pH值在7.00左右,适合张良姜的生长。

水文情况

  鲁山县境内有两支河流,一条是澎河,一条是冷水河,昭平台水库灌区南干渠自西向东穿境而过,均属淮河水系。地下水位较浅,且水量丰富,水中各类元素较全,水质好。

气候情况

  张良镇一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春季干旱多风,夏季炎热多雨,秋季凉爽时令短,日照充足,太阳辐射量大,小气候明显。无霜期时间长,年平均达214天。雨水充足,年均降雨量950毫米。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,有利于生姜产业的种植发展。

历史渊源

  张良姜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。据《史记》和1995年6月在张良镇张北村出土的汉代石碑记载,汉高帝三年(前204年),刘邦项羽争霸,刘邦帅五诸侯兵56万人,屯兵张良镇,期间,染病不愈,民奉姜汤,服而即愈,刘邦甚爱之,即位后,钦定张良姜为贡品,由此张良姜闻名。以后,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吏都按例派人将当年所产新姜送至京城,供皇宫和朝廷大臣享用。

  直到清朝初期,河南地方官吏仍年年向朝廷进贡。

  民国时期,张良姜种植面积较大,远销全国各地,声名远播。瘟病发作之年,张良姜价格飙升,疫区姜贩往往会将张良姜切片而卖,大发姜财,产地许多农民也因种植张良姜而发家致富。

  1978年,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,张良姜种植大多集中在张良镇的营东、营南、营西三个生产大队,面积700多公顷,主要是按计划供应给国家机关、部队和大中型企业,只有部分农户在自留地上种植的少量张良姜在附近农贸市场销售。逢年过节,当地群众多以张良姜为礼品互赠亲朋好友。

  2008年3月,国家商标局批准通过了“张良姜”商标注册。

生产情况 

  2010年,张良姜产地面积3000公顷,年产量约13.5万吨。

产品荣誉

  张良姜入选“首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录”。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,张良姜获得金奖。

  2010年09月13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“张良姜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
  2017年06月,张良姜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。

地理标志

地域保护范围

  鲁山县张良镇、磙子营乡西部、马楼乡东部的88个行政村。东经112°59′—113°06′,北纬33°37′—33°43′。

质量技术要求 

  1.地块选择与要求,选择地势较高,排灌方便,土层深厚,有机质丰富,前茬未种过茄科植物的中性或微酸性的肥沃土壤,轮作2年以上。

  2.姜种选择,选择优质、丰产、抗逆性强、耐贮运的具有张良地方传统品种性状的大黄姜或小黄姜进行生产。用作种姜的姜块要肥大饱满、皮色光亮、不干裂、不腐烂、未受冻、质地硬、无病虫为害、无机械损伤。

  3.姜种处理,播种前20—30天,将姜种平摊在背风向阳的平地或草席上,晾晒1—2天。傍晚收进室内或进行遮盖,以防夜间受冻,中午若日光强烈,应适当遮荫防暴晒。姜种晾晒1—2天后,堆于室内并盖上草帘,保持11—16℃,堆放2—3天,进行困姜,期间,要注意剔除瘦弱干瘪、质软变褐的劣质姜种。困姜后即开始催芽。

  方法一:在3月中下旬,将牛粪或马粪晒热(散去湿气)后,在背风向阳处摊平,厚度30厘米,将姜种平摊在牛粪或马粪上,上盖10厘米牛粪或马粪,周围及上部用泥封好,上留一孔,直径约15厘米,用碗盖上,25天后观察,芽长1—2厘米取出备播。

  方法二:3月中下旬,将姜种置于密闭的室内,生炉火,用管道将煤烟排出室外,在相对湿度80—85%、温度22—28℃(前期23℃左右,中期26℃左右,后期24℃左右)条件下催芽。当幼芽长度达1—2厘米时,即可播种。催芽后,将姜种掰成35—75克重的姜块,每块姜种上保留一个壮芽,其余幼芽全部掰除。然后,用1%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,或用草木灰浸出液浸种20分钟,或用1%石灰水浸种30分钟后,取出晾干备播。

  4.整地施肥,深耕25—30厘米,耙细耙平。结合整地,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、过磷酸钙30千克,或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、草木灰150千克,或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、三元素复合肥50千克。除此之外,另施入K2SO450千克。

  5.播种,4月下旬,在5厘米深处地温稳定在16℃以上时播种。一般每667平方米需姜种300—350千克。播种时按行距60厘米,株距20—22厘米起垄,垄高20厘米,在垄两侧各栽植一行,姜芽朝上摆放,若土壤过于干旱,可小浇水一次,水下渗后摆放姜种,播后覆土5厘米。每667平方米种植5000—5500株。

  6.田间管理,当出苗率达50%时,及时进行姜田遮荫。可采用水泥柱、竹竿等材料搭成2米高的拱棚架,扣上遮光率30%的遮阳网,也可用柴草作遮荫物,方法是:在南北姜沟的西侧,(东西姜沟的南侧)按10—15厘米的距离交叉斜插上一排高1米左右的柴草,8月上中旬,要及时拆除遮荫物。出苗后,要结合浇水,中耕除草1—2次,进入旺盛生长期,植株逐渐封垄,可人工拔除杂草,也可用72%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化学除草。出苗前一般不浇水,幼苗期应小水勤浇,浇后浅耕保墒。夏季勤浇水,可降低地温,以早晚浇水为好,田间积水过多应及时排涝。立秋后,进入旺盛生长期,需水量增多,应保证水分充足供应,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—80%,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次水。应多次追肥。具体是在姜苗高30厘米左右时追第一次“壮苗肥”,每667平方米随水冲施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,或尿素10千克;立秋前后,追施转折肥,每667平方米可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,并配合施入三元素复合肥15—20千克;9月上旬,应追一次补充肥,每667平方米施三元素复合肥20—30千克。姜进入旺盛生长期,应结合追肥和浇水进行培土。每隔15—20天培土一次,共培土3—4次。

  7.病虫害防治,张良姜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姜瘟病、叶枯病、斑点病、炭疽病以及姜螟等。防治方法要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合理运用农业栽培措施和生物、物理以及化学防治,达到安全高效、经济实用的目的。一是要实行两年以上轮作,避免连作或前茬为茄科作物。二是选择抗病良种,精选无病害姜种。三要重施有机肥和磷钾肥,实行测土平衡施肥。四是发病及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,清洁田园。五是在姜螟发生期,可使用防虫网,人工捕杀等方法防治,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。六是合理进行农药防治。防治姜瘟病(腐烂病),要在掰姜前用1:1: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,或用500毫克/L的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浸种48小时。生长期发现病株,及时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围土壤,带出大田深埋,在穴内施漂白粉125克或浇1%的漂白粉液,然后用无菌土封堆。病株可用72%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—4000倍液、或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灌根,每株用药250毫升。防治叶枯病可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:1:200波尔多液喷洒植株。防治斑点病可用或用50%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植株。对于炭疽病可用50%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。对于姜螟可用52.25%农地乐乳油1500—2000倍液、或10%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或1.8%阿维菌素6000倍液喷雾。

  8.采收及收后处理,10月中下旬,霜降以后开始采收,采用塑料大棚延迟栽培的可延后一个月采收。采收方法是:在收获前,先浇小水使土壤充分湿润,将姜株拔出或刨出,轻轻抖掉泥土,然后从茎基部以上2厘米处削去茎秆,摘除姜须,即可入窖(勿需晾晒)或出售。

  9.生产记录要求,在整个生产过程中,设专人做好以下记录:生产地点、姜产品名称,土壤耕作茬口,施肥名称、方式、时间、施肥量、施用农药名称、方式、时间及施药量,产品收获、仓储、销售等项目的日期、方式、数量等。

推荐阅读